高职单招数学必考知识点(高职高考数学考什么内容)

个人学习 101 0

高职单招数学知识点

(1)基本内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的解法、含绝对值的不等式。(2)应知内容: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了解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3)应会内容:掌握区间的基本概念;掌握利用二次函数图像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

3.函数测试点(1)基本内容:映射与函数、函数的三要素、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图像。(2)应知内容:了解函数(含分段函数)的简单应用。(3)应会内容:理解函数的概念;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法;理解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

4.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测试点(1)基本内容: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与性质、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与性质、指数运算法则、对数运算法则。(2)应知内容:了解实数指数幂;理解有理指数幂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了解幂函数的概念;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与性质;理解对数的概念(含常用对数、自然对数);了解积、商、幂的对数运算法则;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了解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实际应用。(3)应会内容:掌握利用计算器求对数值的方法。

5.三角函数测试点(1)基本内容:任意角、弧度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2)应知内容:了解任意角的概念;理解弧度制概念及其与角度的换算;理解任意角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概念;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了解诱导公式的正弦、余弦及正切公式;理解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了解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了解已知三角函数值求指定范围内的角。(3)应会内容:掌握利用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的方法;掌握利用计算器求指定区间内的角度的方法。

6.数列测试点(1)基本内容:数列的概念与表示、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2)应知内容:了解数列的概念;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了解数列实际应用。(3)应会内容:掌握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的求法

7.平面向量测试点(1)基本内容:向量的有关概念、向量的线性运算、共线向量定理。(2)应知内容: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理解平面向量的加、减、数乘运算;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了解平面向量的内积。(3)应会内容:掌握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和数量积计算。

8.直线和圆的方程测试点(1)基本内容:倾斜角、斜率、斜率与坐标、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的方程、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圆心、半径、圆的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应知内容:理解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理解直线的一般式方程;理解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理解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理解直线的方程与圆的方程的应用。(3)应会内容:掌握两点间距离公式及中点公式;掌握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掌握两条相交直线交点的求法;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

9.立体几何测试点(1)基本内容:平面、直线的位置关系,柱、锥、球的面积和体积。(2)应知内容:了解平面的基本性质;理解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了解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所成的角;理解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了解柱、锥、球的结构特征及面积、体积的计算。(3)应会内容:掌握常见几何体的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10.概率与数理统计测试点(1)基本内容:随机事件、概率及其性质、直方图、频率分布表、抽样方法、总体均值、标准差、一元线性回归。(2)应知内容:理解分类、分步计数原理;理解随机事件;理解概率及其简单性质;了解直方图与频率分布;理解总体与样本;了解抽样方法;理解总体均值、标准差;用样本均值、标准差估计总体均值、标准差(可用函数型计算器计算);了解一元线性回归(可用函数型计算器计算)。(3)应会内容:掌握均值、标准差的计算,会画直方图和频率分布图。

高职单招数学知识点

高职单招数学是单招考试中其中一科,考试难度相对于高考数学的难度低很多,而且考试题目都很基础,所以只要考前认真复习学习单招数学考试知识点,熟悉高职单招数学考试范围,就能够通过考试

单招数学考试范围是什么

单招数学考试代数部分

1.集合,简易逻辑考试内容:集合、子集、交集、补集、交集、并集。

2.排列组合:排列、数列数公式,组合、组合数公式,二项式定理展开式。

3.概率,随机事件的概率、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单招数学考试几何部分

1.平面向量考试内容:向量、向量的加减法、实数与向量的积、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线段的定比分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平面两点的 距离、平移。

2.函数,映射、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反函数及图像关系,对数的运算、对数函数 4.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证明、解法,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3.三角函数,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正余弦函数、正切函数及其图像,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6.数列:等差、等比数列及其通向公式,前N项和公式。

4.直线和圆的方程,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点斜式和两点式、一般式平行线与垂直的关系,点到线的距离。

5.圆锥曲线方程:椭圆的几何性质和参数方程,双曲线、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基本性质。 9.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直线和平面的判定,距离,三垂线定理。

单招数学考试的注意事项

面试时提前准备

面试考试时,考生提前2分钟在志愿者引导下到考场外候考,等前一位考生离场后方可进入考场。考官宣布考试开始后,自我介绍,时间控制在3分钟内。口述回答考官随机提问1题,时间控制在2分钟内。

穿着要注意

“着装不一定要正装或者很华丽高档,但要干净整洁。”该负责人特别提醒,参加面试时切记不能穿校服,“有些学生以为穿校服能给考官博个好印象,事实上为了公平起见,我们一般都会要求学生不要穿校服,尤其是有学校Logo的。”男生不要留胡子、长发,女生穿着不要太过“花哨或暴露”,不要化浓妆或太多装饰。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0961号

高职单招数学常考知识点汇总

2011年福建高职单招数学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以教育部2009年新颁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为依据,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三项技能和四项能力(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数据处理技能和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对考试内容的要求分为三个层次:

了解:初步知道知识的含义及其简单应用。

理解:懂得知识的概念和规律(定义、定理、法则等)以及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

掌握:能够应用知识的概念、定义、定理、法则去解决一些问题。

本考试大纲所涉及的考试范围为“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基础模块的内容,以教育部公布的规划教材为主要参考教材。

考试范围和要求

一、集合

1.理解集合的概念;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空集。

2.掌握集合的表示法、数集的概念及其相对应的符号。

3.掌握集合间的关系(子集、真子集、相等)。

4.理解集合的运算(交集、并集、补集)。

5.了解充要条件。

二、不等式

1.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掌握区间的基本概念。

3.掌握利用二次函数图像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

4.了解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三、函数

1.理解函数的概念。

2.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法。

3.理解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

4.了解函数(含分段函数)的简单应用。

四、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1.了解实数指数幂;理解有理指数幂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

2.了解幂函数的概念。

3.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与性质。

4.理解对数的概念(含常用对数、自然对数)。

5.了解积、商、幂的对数运算法则;掌握利用计算器求对数值( , , )的方法。

6.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7、了解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实际应用。

五、三角函数

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

2.理解弧度制概念及其与角度的换算。

3.理解任意角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概念。

4.掌握利用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的方法。

5.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

6.了解诱导公式: 、 、 的正弦、余弦及正切公式。

7、理解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8、了解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9、了解已知三角函数值求指定范围内的角。

10、掌握利用计算器求指定区间内的角度的方法。

六、数列

1.了解数列的概念。

2.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

3.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

4.了解数列实际应用。

七、平面向量

1.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

2.理解平面向量的加、减、数乘运算。

3.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4.了解平面向量的内积。

八、直线和圆的方程

1.掌握两点间距离公式及中点公式。

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3.掌握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

4.理解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5.掌握两条相交直线交点的求法。

6.理解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

7.理解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

8.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9.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

10.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1.理解直线的方程与圆的方程的应用。

九.立体几何

1.了解平面的基本性质。

2.理解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3.了解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所成的角。

4.理解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5.了解柱、锥、球的结构特征及面积、体积的计算。

十、概率与统计初步

1.理解分类、分步计数原理。

2.理解随机事件。

3.理解概率及其简单性质。

4.了解直方图与频率分布。

5.理解总体与样本。

6.了解抽样方法。

7.理解总体均值、标准差;用样本均值、标准差估计总体均值、标准差(可用函数型计算器计算)。

8.了解一元线性回归(可用函数型计算器计算)。

这是我去年考上的时候的大纲,2012年的大纲还没有下来

但是已经确定了去年五个专业要技能考试,今年不用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